2023年10月13日 星期五

地緣政治與金融世界交錯「屠殺」

地緣政治與金融世界交錯「屠殺」


國際社會連日來聚焦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與以色列的流血衝突,一周前被突襲的以色列,猛烈轟炸有超過二百三十萬人居住的加沙地帶,該處現正面對斷水、斷電、斷糧且傷亡激增的人道災難。聯合國發言人證實,以軍已下達撤離令,加沙北部一百一十萬巴勒斯坦人必須馬上緊急南遷,空前慘烈的地面交鋒看來一觸即發,連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專程飛赴以色列,既表示支持,亦呼籲總理內塔尼亞胡報復時要克制,盡量保護巴勒斯坦平民。然而,號召國內國外壯丁歸隊入伍誓死還擊的以色列,今回合相信很難忍手。

諷刺的是,向來以錢掛帥的金融世界,近期亦上演了一幕沒硝煙的「大屠殺」,債券市場陷入史無前例的熊市,崩壞程度堪與千禧年科網股災相提並論,遠至香港也感受到這股戾氣。

滙豐環球研究報告指出,美國國債、港元同業拆息(HIBOR)及離岸人民幣拆息同時上升,定息債發行窗口已基本關閉,本港企業未來數月將面臨更高的融資成本。該行特別提到,美國債息不斷攀升,香港公司一直迴避發行美元債,只有兩家企業分別於四月和八月採取行動,各自籌集二十五億及四億美元資金,態度審慎可見一斑。美國十年期國債孳息率號稱「全球資產定價之錨」,近日環球資金流向非常波譎雲詭,充分印證美國債息牽一髮動全身。

加沙血戰觸目驚心,全球密切注視伊朗、黎巴嫩會否捲入其中,一旦演變成中東地區大規模軍事衝突,勢必刺激國際油價飆升,隨時把陰陽怪氣的環球經濟推進滯脹深淵,各地中央銀行在抗通脹與阻衰退之間固然左右為難,貨幣政策進退維谷,市場則懼怕戰爭風險;惟另一方面是,地緣緊張局勢促使避險情緒升溫,資金首選正是美國國債。

哈馬斯組織偷襲以色列觸發鋪天蓋地的報復反擊,市場即時反應是風頭火勢避之則吉,資金逃離股市湧入債市,為美國國債換來喘息空間。巧合的是,聯儲局官員近日接連「放鴿」,指金融條件收緊有助於平抑通脹,降低了進一步加息的需要,與九月議息後取態大相逕庭,帶動長債孳息率加速回落,投資者對股市似乎稍為重拾信心。

若以為風險漸退,則未免一廂情願。決策者迫於形勢口風大轉,總算暫時遏住債息狂態,但日前揭盅的美國九月份通脹略高於預期,十年期國債孳息率即顯著抽升,美股、港股應聲下跌。債息隨後回順,惟足證市場對經濟數據極度敏感,疊加中東狀況時刻在變,利率劇烈波動肯定更常態化,趨勢「好難捉摸」。

全球財金要員此刻雲集北非,出席於摩洛哥舉行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世界銀行年會,正在審慎評估以巴戰火一旦引發規模更大的地區危機,對石油供應會否造成災難性衝擊,與會者甚至細心盤算,當油價每桶上升百分之十,環球通脹將增加零點四個百分點,以及經濟會受到多大程度影響,但加沙兵凶戰危,債市反而因禍得福,顯然,近月慘遭拋售的美國國債,於對沖地緣動盪的功能總算仍未消失。

問題是,俄烏戰爭不知何日方休,以巴剛爆開的火藥庫倘燃燒至中東其他地區,債市投資者大有可能擔心通脹前景惡化,要求更高回報以作補償,令環球資金成本居高不下。隨着金融條件持續趨緊,本港企業若需要再融資,利息負擔大增在所難免,供樓人士同樣要為銀行進一步加息做好準備。

歸根究柢,聯儲局政策利率只能主宰短債息率,長債價格和孳息水平主要取決於通脹預期及供求等局方無法左右的因素。市場因應宏觀環境劇變,重新思考國債的風險溢價,決策者要阻也阻不來。美國民主、共和兩黨過去一再自製政治鬧劇,始終無損美國國債需求,只因這個定價之錨一旦不穩,全球資產市場會亂成一團。然而,債券世紀熊市終於把警鐘敲響,美國不少熱門債券ETF,價格已從二〇二〇年高峰瀉近五成,充分說明美債縱無違約可能,並不代表長揸這種「安全資產」全無風險(risk-free)。此一影響深遠的巨變尚待消化,兩個概念愈來愈有必要認清,投資者和企業面對世界合該有事,起碼略懂走位規避,輸少當贏。

14 Oct 2023


信報

撮要
撮要翻譯如下:

巴以衝突加劇,全球關注局勢升級風險。與此同時,債券市場也在發生嚴重震盪,被喻為金融界的「大屠殺」。

美債收益率上升拖累全球市場。加沙戰火或刺激投資者避險情緒,資金尋求美債避風港,近期美債收益率因此有所回落。

但通脹風險未除,中東局勢變數多,美債波動可能成常態。聯儲局難以控制長期債息。

投資者和企業都要认清風險,美債不再是絕對安全資產。要做好走位,面对世界合理部署。

評論

我對文章內容的評論如下:

1. 分析巴以緊張局勢對債券市場的影響切中要點,內容論據清晰。

2. 指出地緣風險可能再刺激美債需求,引起債息波動的看法頗具前瞻性。

3. 但是不宜過度依賴美債避險,它已非絕對安全資產,風險仍在。

4. 聯儲局難以遏制長期債息上升,企業和投資者都要做好心理準備。 

5. 在危機中,保持理性和做好風險評估尤為重要。

6. 投資組合應進行適當調整,合理分散風險。

7. 宏觀警惕,微觀仔細,才是應對動盪的正確姿態。

8. 無論投資還是企業經營,面對世界都要有準備,才能减少損失。

2023年9月11日 星期一

內地新貸1.36萬億勝預期 未牢固


內地新貸1.36萬億勝預期 未牢固

內地8月金融數據有驚喜,扭轉7月份大幅遜預期的頹勢。受企業貸款帶動,8月新增貸款為1.3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高於市場預期的1.25萬億元,按年多增868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3.12萬億元,同樣超過預期的2.69萬億元。分析指出,中國經濟縱有初步回穩跡象,未知新貸反彈能否持續,需時觀察最新房地產寬鬆政策的效果。


企業多票據融資 居民需求弱

上月新增貸款動力繼續集中於企業,住戶貸款需求依然疲弱。期內住戶貸款增加3922億元,按年少增658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添2320億元,按年多增398億元,反映居民消費有所回暖;以房貸為主的中長期貸款增加1602億元,按年少增1056億元,意味居民購房意欲仍然不振。

野村表示,8月按揭需求較弱,相信是放寬房地產政策效果尚未反映,9月初新屋銷售數據僅錄得輕微改善,當局或許需要採取更積極措施,以確保真正復甦。

企業貸款主要受票據融資帶動,8月企業貸款上升9488億元,按年多增738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401億元,按年多減280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6444億元,按年少增909億元;票據融資增加3472億元,按年多增1881億元。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坦言,企業端存在「以票充貸」現象,加上中長期信貸繼續少增,意味企業對未來經濟預期處於持續修復階段。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亦指出,企業貸款需求較弱或與上半年企業提前透支貸款需求有關,票據融資偏強則說明目前企業生產擴張意願仍不夠強。

花旗認為,新增貸款的意外增長主要來自票據融資,企業信貸需求可能不如數據反映般活躍,不排除要有額外政策支持。

地方發債高峰 社融增3.12萬億

受政府發債帶動,社融增量3.12萬億,按年多6316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按年少增102億元;企業債券淨融資按年升1186億元;政府債券淨融資按年多8714億元。高盛估計,9月底前仍有約6600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待發行,料政府債券發行續支持社融增長。

狹義貨幣(M1)及廣義貨幣(M2)增速均有所放緩,M2增速為10.6%,按月降0.1個百分點,連續6個月減慢。梁斯表示,受繳稅期影響,居民和企業存款減少,而且8月暑假居民外出旅遊消費需求大升;M1增速為2.2%,按月降0.1個百分點,分析稱,M1和M2增速的差距部分反映銀行下調存款息後,存款從活期轉向定期。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提到,人行可能再加量續作中期借貸便利(MLF),本月或實施年內第二次全面降準,料存款準備金率降0.2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流動性逾5000億元。


12 Sep 2023


信報社評




2012年11月16日 星期五

經濟結構未改 地產暴升禍福難料

經濟結構未改 地產暴升禍福難料 社評 本港經濟連續四季放緩。昨日政府公布今年第三季經濟情況,顯示第三季本港經濟按年溫和增長百分之一點三,較第二季的百分之一點二為佳,經季節性調整後按季比較,經濟在第二季微跌百分之零點一後,第三季重現輕微增長百分之零點六,避免出現技術性衰退。由於預計第四季經濟應會繼續改善,政府將全年的GDP增長預測,輕微調整至百分之一點二。 金融海嘯以後,本港經濟曾經出現衰退,二○○九年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實質增長率出現負百分之二點五,翌年即重現升勢,全年增長高達百分之六點八,但去年已回落至百分之四點九。今年預測只有百分之一點二增長,可說是二○○八年以來的最低紀錄。 本港經濟在金融海嘯後能夠起死回生,避免出現歐美和日本經濟衰退及失業高企的局面,全賴中國經濟同期急劇擴張所致;加上二○○九年本港實施百分百資金保障措施,引致大量資金流入香港,而人民幣期間兌港元滙價持續上升,在全球量化寬鬆政策下,股市樓市尤其是後者極為暢旺,資產價格上升,產生的財富效應和外來遊客開支,刺激社會內部消費,支撐本港經濟持續增長。 但好景不常,全球量化寬鬆政策只是飲鴆止渴,金融海嘯反映的世界金融資本主義的根本性危機從未徹底解決,只是以不同面貌出現——歐洲債務危機此起彼落、美國財赤嚴重難解催生財政懸崖,而中國在外圍經濟萎縮及內部經濟結構不平衡下亦無法以內需帶動經濟轉型,香港的開放型經濟內外交困,自去年中起遂出現顯著放緩迹象,持續增長全賴社會內部消費帶動。 本港樓市在去年六月見頂回落,成交量在前年十一月推出特別印花稅後轉趨淡靜,但今年農曆新年過後,累積的購買力已令樓價見底回升,加上梁振英上台後推出愚蠢的二手居屋措施,宣布每年容許五千名白表人士可免補地價購買二手居屋,只增加需求而無法在短期內增加供應,再度掀起炒風,其後歐美日各國再度量寬火上加油,遂令各類型物業瘋狂漲價。今年首九個月,物業價格已累計上升約兩成,相對於同期只有約百分之一的經濟增長,明顯不成比例,充分說明樓價和租金暴漲只是貨幣通脹的後果,而非實質經濟增長的反映。 不過,成亦蕭何,敗亦蕭何。本港經濟在第三季溫和增長,亦須依賴資產價格上升帶來的財富效應支撐內部消費所致。本港私人消費開支在第三季按年實質再增長百分之二點八。由於去年比較基數極高,今年幾季按年增幅較為溫和,但經季節性調整後按季比較,私人消費開支在第三季實質增長百分之零點九,比第二季的百分之零點一有所加快。資產價格上升亦帶動投資開支增加,整體投資開支在第三季出現百分之八點七的強勁增長。 雖然消費物價通脹隨着本地和外圍價格壓力減退在第三季進一步回落,由第一季的百分之五點二降至第三季的百分之四,但全年通脹在全球再量化寬鬆下,年底預計會回升至百分之四點五。 回歸後,亞洲金融危機充分暴露了本港以金融地產為核心結構的脆弱性,但十五年下來,不管什麼數碼科網,抑或所謂六大優勢產業,皆未能促成本港經濟結構轉型。經濟增長仍然主要依賴金融地產尤其是後者的資產價格上升帶動投資和消費增加所致。物業價格的狂飆,雖不會因為行政措施干預而遏止,卻終有泡沫爆破的一天,屆時負資產一族再現,通縮重臨,港人曾經苦不堪言的夢魘勢必重來,後果實在不敢想像。 以梁振英為首的特區政府,空談「穩中求變」,實質並無任何妙策良方,港人未雨綢繆,還是自求多福為上。 信報 16 Nov 2012

2012年11月8日 星期四

政經摩擦有增無減 中美關係不易穩定

政經摩擦有增無減 中美關係不易穩定 社評 奧巴馬壓倒羅姆尼成功連任,既打破了自羅斯福以來高失業率下難以連任的「宿命」,也意味過去四年來對亞太地區所形成的外交方略具有一定的連續性。然而,明顯看到,中國崛起導致中美力量對比的深刻變化,亦使奧巴馬新一屆任內對華政策無法一成不變。 今次大選戰情激烈,「中國牌」打得比歷屆更為尖銳露骨。對於兩國經貿的摩擦,羅姆尼更公開聲言,一定把中國列為滙率操控國;與此同時亦看到奧巴馬對華政策「綿裏藏針」特色,在延遲發布政府滙率報告的同時,卻又就汽車問題對中國提出貿易申訴。 從經貿層面看,奧巴馬傾向以貿易保護政策鐵腕重建美國製造業部門的活力,這種內部經濟結構調整的方向的確令人擔心,未來四年,中美兩國在貿易矛盾上的摩擦會變本加厲。 再從國際政治角度衡量,在全球化下,一系列問題,如解決全球氣候暖化,以至核擴散等跨越國界等安全威脅,沒有國際有效合作實難以推進。中美作為全球治理系統中最大力量與權威的行動主體,一旦兩國無法達成解決問題的共識,國際合作便會淪為空談。 因此,中美有維持「合作」的必要性,而且遏制中國,恐怕對美國也會產生巨大的機會成本。在這種現實政治格局下,中美通過隱性的競爭與謀略來實現戰略目標,但此舉難免形成揮之難去的相互戰略猜疑。 就當前的國際局勢看,中東地緣政治動盪,美國在區內的介入,一定程度牽制了美國「返亞」戰略對華的強硬手腕。大選後,奧巴馬很快需要就伊朗核計劃,決定是否批准美國參與第四輪談判;加上敍利亞問題的壓力,故此相信新政府短期內也不會挑起中美之間具爭議性的矛盾,使雙邊關係相對穩定。 過去四年,面對中國軍力擴張以及在區內新增的影響力,奧巴馬政府不斷增強軍事和戰略部署作出應對,令對手新增力量無法獲得任何便宜,以維持美國在區內的主導角色,如深化日美聯繫、加強同越南合作、重修與緬甸的關係,連串軍事與外交行動,清晰體現了這種戰略思維。 很明顯,中國從國際體系外國家變成體系內的新興大國,甚至晉身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其身份轉變、對體系內制度的選擇和規範接受,即使中國不斷強調都是和平的,但依然受到美方的猜疑,防範中國會以非和平方式或明或暗加以對抗,甚至企圖另起爐灶,有建立一個新制度的野心。 奧巴馬在競選總統辯論時清楚指出,「中國既是一個對手,也是在國際社會中一個潛在的合作夥伴,只要中國按規則行事。」這個按規則行事作為是「對手或合作」的前提,相信也是奧巴馬未來深化返亞戰略過程中對華政策作出戰略調整的考慮基點。 照發展形勢看,中美「是對手或潛在的合作夥伴」的關係,一方面取決於經貿部分能否擴大共同的利益,而非零和遊戲。另一方面,在政治和外交上,中國崛起要求軍力擴張以保護增益的經濟利益,以及蕩平因崛起對地緣和周邊所引起的震盪,又要求中國採取主動的近鄰外交政策,這樣一來,無可避免改變國際力量的對比和固有秩序,影響美國在區內的主導角色力量。 如今隨着中美兩國力量對比改變演化到目前地步,兩國關係的形態與內涵似乎也無可避免醞釀發酵變化,並反映到今次大選總統候選人「中國牌」的主張之中。事實上,在力量對比如今持續改變過程中,兩國關係結構不容易形成穩定的動態均衡,令奧巴馬新一屆任內中美關係的穩定性難免不時受到考驗。 8 Nov 2012 信報

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升勢未完 有勢趁勢 量力而為 社評 大市連升十日,氣勢如虹,恒指以接近全日最高位收市,收報二萬一千八百一十點,全日最高則見二萬一千八百三十九點,是今年二月以來的最高位。事實上,自九月初起,大市已連升八個星期,升足兩個月,可說是本報三月三十日社論預言五窮六絕七翻身的變奏,只不過屬於遲來的春天而已。 究其原因,當然是全球主要經濟國家如歐美和日本再度擴大量化寬鬆措施的結果。如果中國重施二○○九年的故伎,加入「放水」行列,恐怕升勢更加凌厲。事實上,儘管美國經濟復蘇似有若無、歐債危機似解未解,而中國經濟似見底實未知,但因為資金源源不絕流入香港,港元兌美元升至強方保證區七點七五,形勢有利炒作,於是所有持份者如基金、證券商、投資者和各大小炒家遂急不及待,有勢不如乘勢,不得不趁機炒作一番,以賺取不容易賺得的利潤。 其實,歷史不會簡單重複,今次由QE3帶動的升市,與二○○九年三月開始的升市全然不同。當時,恒指由三月的低位一萬一千三百四十四點回升,一直升至同年十一月高位二萬三千零九十九點才見頂,因為在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公布的QE1,於二○○九年三月十八日擴大規模,全球股市遂應聲彈起,港股亦水漲船高。最重要的是,中國在二○○九年亦推出四萬億元人民幣規模的刺激經濟方案救市,全球憧憬人民幣升值和強烈看好中國經濟,因而吸引國際游資滙聚香港。更不要忘記,曾蔭權政府在○九年實施了百分百資金保證,吸引資金大量流入,最高達一萬二千億港元。因是之故,不單港股大升,因着人民幣兌港元持續升值,樓市更出現大牛市,至今未止。 但QE1只挽救了歐美瀕臨倒閉的銀行和金融機構,以及穩定了全球金融系統,對實體經濟效益不大。於是,聯儲局在二○一○年八月二十七日放風再推出QE2,於同年十一月三日公布,規模只有六千億美元,結果港股由二○一○年九月再展升浪,但升至十一月已見頂回落。其後二○一一年九月底公布的OT,對港股的刺激效用已不大,恒指由十月的最低位一萬六千一百七十點升至今年二月的高位二萬一千七百六十點已見乏力,反覆回落至六月的低位一萬八千零五十六點才見底回升。 今次升市,當然也是貨幣的現象,但情況卻與以往不盡相同。一來流入股市的資金相對規模有限,雖然連升十日,但全日最高成交金額亦至今不超過七百億港元,說明資金流入不一定為了炒股,衝擊聯繫滙率制度博港元脫鈎升值更有以致之,至於樓價現已完全脫離實際經濟基礎因素,醒目資金決不會貿然火中取栗。二來儘管人民幣近期回復強勢,開始有資金重新流入內地,但十八大前政局未定,中央不會有明確刺激經濟政策和放寬銀根措施,內地流入本港的資金肯定不若從前,炒勁自然今不如昔。 總而言之,炒賣之道,就是有勢不如乘勢,最好速戰速決,有利獲利。今次升浪應該未完,但升至哪一水平才見頂,卻不能以傳統的技術分析和所謂價值投資的基礎分析估量,更不要相信有任何人可以作出正確無誤的判斷。原因很簡單,大家都是摸着石頭過河,見步行步,連美、歐、中、日以至全球經濟專家都無人有妙藥良方解決資本主義有史以來的最大危機,大家以為目下的財經演員以至所謂大行研究員的分析,可以清楚預知未來,指點江山嗎? 必須注意的是,單從炒賣的角度出發,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目下的股市本質上是不折不扣的傳火棒遊戲,沒有人知道何時叫停。總之,成交量愈大,危險性愈高,投資者必須自量有沒有足夠的實力和膽識,否則只宜隔岸觀火,而落場者就要步步為營。 信報 26 Oct 2012

2012年9月16日 星期日

增供應遠水近火 遏需求力乏難逮 社評 金管局昨天推出新一輪樓宇按揭貸款的審慎監管措施,要求銀行收緊對「第二個物業」按揭貸款的審批標準及還款年期。雖然金管局強調此舉僅為減低銀行的信貸風險,穩定本港金融體系,但客觀上無疑起到限制物業市場需求的作用;只是措施的力度,實在難挽預計由美國第三輪量化寬鬆(QE3)所掀起的資產市場升浪狂瀾,除非當局再有更加強力的招數出台,否則本港樓市過熱的問題短期難以紓緩,甚至繼續升溫。 美國聯儲局終於公布QE3政策,勢使更多熱錢通過美國銀行體系流入包括本港在內的新興市場;加上聯儲局主席貝南奇明言,維持超低利率的期限至少延長至二○一五年中;還有歐洲央行宣布買債機制,暫時緩和了歐債危機,多種因素刺激之下,本已熾熱的香港物業市場料將火上加油。於此背景之下,金管局的收緊按揭貸款指引來得及時,也可望於此風頭火勢,令正準備置業的人士,無論從實際上還是心理上,都會多考慮一下。然而,樓市發展的方向卻相信不會因而逆轉。 事實上,過去金管局通過收緊按揭貸款以壓抑樓市,大多只能收到短期效果,看最近的例子,正如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自己所言,金管局在去年六月推出第四輪按揭措施之後,香港樓市冷卻的情況只維持了七個月。今年二月以來,樓市復熾,樓價持續上升,至今已漲了百分之十三,標示本港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一○八點八,再創歷史新高。而今次金管局的新指引主要着眼於「第二個物業」,影響僅及那些實力較弱的炒樓者和外來投資者,對整體樓市和樓價,作用依然有限。 本港樓市自二○○三年「沙士」過後,由谷底展開升浪,至今九年不斷向上,樓價高企帶動租金急漲,無力置業人士大增,捱貴租的市民負擔日重,導致怨氣積累,成為社會一大難題。可是,樓價的起跌是「兩面刃」,政府必須謹慎處理,在避免樓價大跌和滿足市民置業需求之間取得平衡,保樓市平穩發展成為施政的重大考驗。 問題是長時期的低息環境,卻碰上近年樓宇供應減少,遠遠不敷需求,致使死結難解,特區政府後知後覺,更令情況惡化。當局在不容樓價急挫的前提下,需要採取增加供應、限制需求措施,以及通過資助房屋和協助市民「上車」,以解決問題。 上月底,梁振英政府推出的穩定樓市「十招」,包括出售居屋貨尾、「置安心」由租變賣、加快審批預售樓花、啟德發展區部分用地興建居屋等等,皆從增加供應着手,方向不錯。可惜短期措施部分所提供的單位甚少,堪稱「杯水車薪」,而中長期的計劃,又要最少三至五年才可應市,屬遠水難救近火。是故「梁十招」不但未能使樓市降溫,反推高了二手居屋的銷情。 到了「港人港地」政策出籠,梁班子終於落墨在限制需求了,惜相關的單位才區區千個,力度明顯不足。金管局的樓宇按揭新指引可說在壓抑需求方面幫一把勁,通過限制供款與入息比率、限制外地人之按揭條件,以及限制最高償貸年期等等,使購置「第二個物業」的需求減少。不過,縱使「港人港地」與金管局的新指引「雙劍合璧」,威力還是無法阻擋由QE3帶來的高漲投資意欲,物業市場的反應未許樂觀。 當前,經濟環境仍然疲弱且陰霾滿布,卻熱錢充斥,利率超低,本港樓市需求旺盛,情況複雜而不尋常,倘若物業市場無法冷靜下來,則泡沫風險與日俱增,當局有必要從速加強穩定樓市措施的力度,幫助市民安居樂業。 15 Sep 2012 信報 

2012年8月30日 星期四

市場期待QE3 防期望落空風險

市場期待QE3 防期望落空風險 社評 一年一度的傑克遜霍爾(Jackson Hole)央行年會周五舉行,全球金融市場目前虎視眈眈,觀望美國聯儲局主席貝南奇【圖】的講話。面對美國疲弱的復蘇步伐,聯儲局將採取什麼形式的刺激措施、貝南奇會否對第三輪貨幣量化寬鬆(QE3)作出露骨暗示,然後在九月議息會議宣布出招? 兩年前,貝南奇在同一場合暗示推出QE2;一年前,在年會上亦預示了扭曲操作(OT)出台。今年央行年會,貝南奇會否重施故伎,向市場傳遞釋放大規模流動性的信息,已然把市場預期推上高潮,同時也埋下期望落空的市場激烈反應風險。 傑克遜霍爾央行年會舉行前夕,聯儲局於周三(香港時間周四凌晨)發表最新一份褐皮書,評估美國經濟運行現狀,市場從中也可窺見貝南奇的抉擇立場。照目前形勢觀察,隨着美股持續走強、房地產有築底之象,加上QE3的刺激效果成疑,聯儲局會否啟動大規模的QE3,迄今仍莫衷一是。 據八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若經濟復蘇勢頭無法加強,貝南奇表示將採取進一步刺激措施。這番表態可以說是聯儲局發出最清晰的一次政策動向信號。然而,觀乎八月議息會議後,陸續出來的經濟數據顯示,經濟表現有所改善。 最新公布七月耐用品訂單環比增加逾百分之四,優於預期;八月新屋銷售環比亦有所增加,反映房地產市場隱隱然露出築底之勢。可惜失業率始終居高不下,但明顯看到,就業市場不振,當中包含結構性失業,而貨幣刺激只能對改善周期性失業產生作用。因此,QE3能否扭轉勞工市場頹弱之勢,效果成疑,相信此舉也制約了聯儲局推出政策的衝動。 上輪QE2,聯儲局購買總計六千億美元國債,推高無風險資產的國債價格,人為製造通脹預期,誘發投資者轉換資產組合,增加對企業債、股票和不動產的投資。但事後看來,更多的政策效果是巨大流動性湧往新興市場套利,因而到施展扭曲操作,只能在不擴張聯儲局資產負債表規模下作出選擇。 若新一份褐皮書對未來經濟走勢沒有更悲觀評估,相信QE3的市場預期也會降溫。照目前多數分析,傑克遜霍爾央行年會上,貝南奇充其量闡述清楚聯儲局進一步寬鬆的方向,卻不會作具體措施的承諾,把推出QE3的市場「想像時間表」延至十二月議息會議,亦即美國大選之後,目前繼續以政策的「模糊性」來牽引市場。 照當前形勢看,美國經濟迄今沒有衰退的蛛絲馬迹,只是低速復蘇。看深一層,威脅經濟倒退的風險來源,更多在於「財政懸崖」逐步逼近。明年初,前總統布殊政府延續下來的減稅政策期滿;加上降低財政開支的自動削赤機制啟動,使新一屆政府無可避免面對嚴峻的財政緊縮。 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日前公布的半年報告,若不及時採取迴避措施,美國溫和的復蘇步伐將會逆轉,二○一三年經濟增長萎縮零點五個百分點,失業率將升破百分之九。很明顯,紓解「財政懸崖」的經濟收縮風險,央行顯得束手無策。 聯儲局一直不輕易將貨幣刺激措施推到極致, QE3「引而不發」,留有餘地,模糊策略可以理解。很明顯,新褐皮書報告對經濟走勢預期、就業數據所顯示勞工市場最新狀況,是QE3會否在聯儲局九月議息會議上出籠的關鍵基礎。 周五的央行年會,若貝南奇對QE3沒有露骨暗示,基於市場對QE3的期待持續升溫,卻一次又一次失望,使這一輪的市場預期隱伏期望落空後加劇市場偏激反應的風險,令金融市場充滿不可測的變數。 30 Aug 2012 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