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8日 星期三
[全文]
減記折算非靈藥 希臘違約劫難逃
社評
標普下調歐羅區九國主權評級,再降歐洲金融穩定工具(EFSF)信用級別,歐債危機惡化之憂再起。希臘與私營部門就削債減記談判於上周破裂,到昨天恢復角力,但無論結果如何,希臘提出的「私營部門參與計劃」(PSI),要求債權人減記折算,嚴格來說已經是一種違約。
可以說,目前各方的營救只是協防希臘無序違約對歐羅體系以至全球金融體系的威脅和衝擊而已。
國基會、歐盟與歐洲央行即將討論希臘第二輪救援計劃,歐洲財長也將開會,定出對希臘一千三百億歐羅新一輪救助資金各自的出資負擔,但商談的基本前提是,希臘能夠與私營部門債權人就減記幅度達成協議。由於希臘三月下旬有一百四十四億歐羅國債到期,若無法完成減記協議,不僅難以贖回,也使違約之路再向前逼進一步。
表面上,私營債權人與希臘政府在新舊債券置換上就票面利率等細節無法妥協,但看深一層,根本原因恐怕是在於對希臘政府「不信任」,擔心政府不能實現財政緊縮政策承諾,並得寸進尺,再苛索減值折算。
然而,即使私人債權人同意所有減記條件,但希臘能否走出債務泥沼,實難令人樂觀,因為希臘經濟與政府財政收入惡化趨勢難以扭轉。目前希臘依賴二○一○年五月所取得一千一百億歐羅作為政府運作資金。但在財政緊縮的貸款條件下,復蘇更遙遙無期,國內失業問題嚴重,民怨沸騰,騷亂頻仍,衝擊當地旅遊業,令佔GDP份額約五分一的旅遊業收益也告受損。
日前債台高築的希臘和西班牙雖然成功發了債,西班牙發行的一年期歐羅債券,收益率反較標普下調九國主權評級前還稍低,但有分析認為,收益率低只是「受惠」於歐洲央行的再融資操作(LTRO);至於希臘發行短期國債收益率如今回順至約五厘,但衡量債務/GDP比率高達百分之一百六十,債務滾存每年所支付的利息估計超過GDP百分之二十,這種負債狀況其實已積重難返。
EFSF信用遭降級後,前天標售六個月期短期國債,市場認購氣氛雖未受影響,但始終難以推翻力量受削的事實,增添市場的疑懼。事實上,評級遭下調前,EFSF得到三A信用支持的資金額有四千四百億歐羅,如今具三A主權擔保的資金額下降到二千六百億,令「歐洲自救」之途再增荊棘。
據歐洲央行前天公布的數據,歐羅區銀行業一月十六日向歐央行隔夜存款機制所存入的資金額高達五千億,再創新高,反映同業間的拆借意欲低沉,寧把資金停泊在歐洲央行這個變相的資金避險港,暗含歐債危機「蓄勢待爆」的陰霾滿布。很清楚看到,無論希臘最終是強制違約或是有序違約,都是引爆歐債危機第二波的火藥引。
目前,評級公司相繼向危機爆發「加壓」。標普上周重鎚下調歐羅區九國主權及EFSF信用評級;本周一穆迪發表報告,指希臘債務減記比例若超過百分之五十,對希臘銀行業信用不利,也令希臘銀行體系需要更多資金進行資本重組;惠譽周二聲言,雖然希臘政府繼續與債權人談判減記,但希臘已無能力償還自身債務,並很可能在今年三月違約,三箭齊發。
誠然,希臘確實已喪失支付能力,沒有外間援手已不能履行還債義務;但短期的流動性援助既無法治癒已虛脫的償還能力,也不能紓解經濟無法復蘇的病根;債權人無論是自願或希臘以立法方式逼令其分擔債務損失,亦難以令希臘真正脫離險境。到此田地,歐洲已走到十字路口——是向希臘繼續源源注入更多血液資金,還是另謀選擇!
[全文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