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3日 星期二

[全文]
A股直通車啟動 機遇與挑戰並存
社評
香港與內地昨天簽署《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第8份補充協議,允許以人民幣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方式(RQFII)投資內地證券市場。這個被視為「A股直通車」的回流渠道,有關細節仍有待公布,但預料初期獲准進入的額度不大,對刺激內地A股市場的作用有限,關鍵意義在於確立境外人民幣投資在岸股市的機制。可以說,此舉為香港帶來機遇,也為香港監管機構帶來新挑戰和考驗。

很明顯,確立離岸人民幣回流機制是香港進一步開拓更多人民幣產品的基礎。相對不斷增加的人民幣資金存量,離岸人民幣資金出路明顯不足,產品的廣度和深度也不夠。資金缺乏出路,勢必限制了離岸人民幣業務的發展。

香港離岸市場作為人民幣國際化、同時保障內地金融安全的「防火牆」,是兩地相互有利的戰略選擇。今年八月,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港,透露允許RQFII投資A股,之後一直未公布落實日期和具體安排,相信是要衡量此舉對內地金融安全的影響。

目前國際熱錢大規模流入內地退潮,而且更有倒流逃逸之象,十月央行外滙佔款餘額較九月減少八百九十多億元。據國際清算銀行最近一份報告,今年八、九月,資金從新興市場撤出,在這種新發展形勢下,啟動落實RQFII,從內地金融安全的角度衡量,不失為合適時機。

看深一層,雖然在港人民幣資金池近年不斷增長,但跨境業務發展受到相當限制,主因人民幣資金出路有限,產品缺乏深度和廣度,在在反映出人民幣以貿易結算為主、產品以儲蓄及定息存款為主、收益也以人民幣升值為主的局限性。

目前,人民幣在海外市場出現貶值預期,十月份人民幣存款按月減少三十七億元至約六千二百億元,是自二○○九年十月以來首次下跌,原因在於跨境結算滙款減少。雖然金管局認為,隨着人民幣貿易結算資金雙向流動,人民幣金融中介活動增加,香港人民幣存款總額按月變動屬正常現象,但離岸和在岸人民幣滙價的差價和波動過大,始終難以吸引大型企業據此進行結算,並容易引發套利活動。

事實上,當中港兩地資本市場逐步深化聯通,必然涉及兩地資金的流動和資本市場的交易,並衍生市場波動的相互傳遞風險。在兩地市場出現價格明顯差異情況下,套利活動必然催生逃避管制的行為,使兩地需要加強監管合作。

上月人民幣離岸滙價低於在岸滙價,出現透過跨境貿易方式進行人民幣無風險套滙活動。香港金管局急不及待向參與香港人民幣業務的銀行發出一份特別指引,對跨境貿易的真實性和平倉資格作出了詳盡規定,並收緊人民幣跨境貿易的合規查核要求。若發現銀行有不符合資格的人民幣持倉,除要求拆倉還原外,若屢次違規更會被暫停清算行平倉活動,監管手段之嚴,實為近年所罕見。

在當前內地仍存在資本管制的情況下,香港作為一個完全開放的自由港,發展人民幣離岸業務並非全無風險。實現與內地合作,在人民幣業務上加強監管無可避免,但香港如何在管制與自由市場之間作出平衡選擇,避免矯枉過正,這一點恰恰就是香港維繫國際金融中心的命脈所在。

對香港來說,落實RQFII可謂機遇與挑戰並存。據悉,在啟動初期,起步金額為二百億元,並以在香港的內地券商優先申請。由於資金規模不大,這個「A股直通車」短期對內地股市刺激有限,但加強人民幣離岸與在岸的資金循環,有助香港開拓人民幣創新產品的發展機遇,同時又為兩地的監管合作帶來更多相互利益與風險分配的問題。

[全文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